查看原文
其他

在调研100多所学校后,他们发现“双减”后学校管理亟待升级 | “双减”进行时

杨德军 黄晓玲等 人民教育 2024-01-09

民小编说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工作增加了“课后服务”内容,统筹课内和课后两个时段的安排,对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一系列挑战。那么,当前学校在处理二者关系的实际中存在哪些问题?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 “双减”成为新时期基础教育减负和提质增效的重大举措,也是教育观念大变革、教育行为大改进的重要契机。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工作增加了“课后服务”内容。统筹课内(国家课程方案规定课程)和课后(课后服务)两个时段的安排,对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一系列挑战。在集中分析100多所学校课后服务方案以及学校实地调研、访谈后发现,学校管理亟须优化,需要进一步聚焦问题、多方协同,从理念上形成共识、政策上清晰边界、行动上创新突破,构建育人新格局。


一、厘清课内课程与课后服务的性质和功能,处理好课后服务供给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落实之间的关系


为迅速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提供课后服务,以学校为主体的供给主要依赖学校课程“存量”,即学校不同程度存在将原有国家课程中的部分选修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科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等直接后移到课后服务的现象,这损害了课内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同时课后服务的丰富性和选择性也受到一定影响。


处理好课后服务供给与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落实的关系,需要准确把握课内课程与课后服务的性质和功能。课内课程具有权威性、法定性和严肃性,是全体学生接受公平、优质义务教育的基本保障。课后服务是在课内课程之外提供给学生自愿选择的体育锻炼、作业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等内容,具有育人性、选择性、服务性等特点,既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又凸显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双减”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应强调课内课后整体规划。学校要准确把握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完善立德树人机制,从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发展连续性和持续性出发,鼓励学校在规范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开设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课程或课程群以及兴趣小组和社团等,在课内课程提质增效的前提下延展学生成长空间,赋予学生更多发展可能。


二、赋予学校一定的课内课程与课后服务课时安排自主权,加强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统筹与协调


国家课程方案不同年级课程结束时间与“双减”课后服务起始、结束时间需要进一步衔接和匹配,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比如,农村地区学生中午可能有午休,下午上课时间相对较晚,课后服务时间如何确定?另一方面,有的省份要求课后服务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完成体育锻炼,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第二阶段开展课业辅导和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各地各校应根据学校和家长的实际情况确定,不能教条、机械地强制规定时间。


“双减”政策实施中,应赋予学校一定的课内课程与课后服务课时安排自主权,在落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由学校根据区域、学段、学生和学校实际,统筹和协调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并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安排。一方面,破解学校课内课程与课后服务实施的时间安排困境;另一方面,避免师生因在校时间长、方式单一等引发的身心压力大、教与学低效以及学校生活质量不高的问题。从丰富课程内容、协调时间安排等方面,增强师生学校生活的丰富度,发挥师生自主性,真正实现提质增效。


三、加强课内课程与课后服务的横向关联和纵向衔接,避免课后服务内容“碎片化”


当前,由于部分学校课后服务时段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存在课后服务特别是素质拓展活动在不同学期、不同年级或学段上的重复、交叉或不衔接、不连续等问题。加上课后服务受时间、师资、班额及场地、设施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相对学生和家长多样化、个性化、自主性、连续性的发展需求而言,课后服务供给的适切性不够,“碎片化”现象突出,导致学生的实际获得感不强,部分家长认为效果不好,因而吸引力不大。


因此,学校教育要提质增效,必须加强课程的横向关联和纵向连续,课内课程要突出协同与整合,落实“开齐开足开好”,课后服务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要强调规范性和科学性。


课内课程是培养学生基础学力和核心素养的基本保障,不但要学得会、学得足、学得好,还要学得巧、学得透,这需要进一步突破学科课程及班级授课的局限。一方面,在大单元、大概念、大主题、大任务牵引下落实课程(学科)核心素养,加大学科内整合,包括学科知识、过程、方法与价值的整合,以及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整合,鼓励多种方式学习,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科间、课内课后、校内校外的协同和整合,加强跨学科学习、基于真实任务或情境的学习、综合实践学习,突出课程整合性、学科交叉性、内容重构性、学生主体性、学习创造性等,引导学生把学科学习与生活世界的不同概念、问题、现象联系起来,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师团队要加强学情分析、主题统整、教学方式创新、作业设计、专题活动实施等方面的协作,以课程为核心转变育人方式,创建学校生活新样态。


课后服务的设计与实施,既要从目标、内容、结构、教与学、评价、管理、资源等方面保障课后服务有效落实,又要实现与课内课程的有机衔接,这是课后服务持续发展、增强学生实际获得感和家长满意度的重要保障。首先,应从课后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丰富性、结构的科学性、时间的合理性、校内外的关联性、发展的持续性、学段的差异性、实施的创新性、评价的全面性等方面,着力保障充分的资源供给,确保课后服务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优,从留住学生向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所获发展。其次,应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整体育人系统,融入育人理念、目标定位、办学特色、生活样态、学校治理等理念、制度、行为和环境中,切实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实现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保障课后服务供给数量充足、内容丰富和结构完善,避免学生“空转”和学校“看管”现象


提供课后服务是学校承担的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目前由于供给能力和相关条件的限制,部分学校存在学生“空转”和学校“看管”的问题。少数学校学生在“班级教室”进行“体育锻炼”,素质拓展活动变成了上自习、写作业。还有一些学生选不上自己喜欢的课程或活动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需要进一步拓展课后服务供给的渠道。


首先,学校要积极内部挖掘,在作业辅导和课业指导的基础上,开发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


其次,引入校外优质资源,包括充分利用区域内统筹调配的优质师资、课程资源,聘请退休教师、家长代表、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等开展课后服务,发挥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等在非学科类培训中的优势,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选择性教育需求。


最后,充分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打破时空界限向学生提供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以及法治、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深化开放式互动答疑,惠及更多学生。构建与每个学生学情精准匹配的智学平台,让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学生。


增强课后服务供给能力,还需要建立课后服务质量标准及保障机制,从供给数量、质量、结构以及整合资源、拓展渠道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过程性评价。从输入角度看,涉及供给数量、供给内容丰富性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师资水平、时间安排、资源保障、学生班额等因素;从过程角度看,涉及教师实施过程的投入和规范、学生学习的投入和时间保障、教与学方式的多样性、学生的有效组织和管理等;从输出角度看,涉及师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学生的实际获得、学校育人特色形成等;从监督考核角度看,区域需要加强过程性管理和督导评估。


五、遵守教学规程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重,尊重教师专业自主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既对课内教学全过程有严格规范,如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进度计划、学业标准以及作业数量、难度、类型、时长等都有比较“刚性”或“标准化”的要求,也存在与具体学校、学科、学生等实际情况冲突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性,从而逐步实现弥合。囿于“刚性”要求特别是课后服务的“服务性”,部分教师在专业自主面前“畏手畏脚”或“瞻前顾后”,尤其是对“双减”后的考试评价、不同阶段课时安排与课程内容不匹配、“追”学生交作业等问题深感焦虑。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教育教学任务调整和高标准要求的同时,要赋予教师充分的专业自主权,提供专业支持赋能教师,以教师高质量的专业工作确保提质增效。


首先,切实减轻教师过重工作负担。开展课后服务,教师工作时长必然增加,同时时间分配更加零碎,教师个人的业务钻研、集体教研等受到影响,教师身心压力大。学校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师工作量安排,实施弹性上班制度,保障教师课后服务工资绩效,对承担课后服务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方面给予鼓励和倾斜。


其次,大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研修课程和研修方式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发展阶段教师进行分类专题培训,尊重教师专业自主及发展的创造性和差异性,鼓励教师共同体学习和团队发展,拓宽教师发展空间,促进教师多元化发展,增强职业幸福感。


最后,补充高水平非学科类专业师资。目前,课后服务时段体育锻炼、艺术类课程、社团活动等需求量大,亟须专业师资保障。区域可出台非学科类课程或专业人员进校园的基本规范,“外引内生”,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


六、引导学校组织形态、制度建设及运行方式变革,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在课程与活动、教师与学生、时间与空间、场地与设施设备以及信息资源等诸要素的统筹协调上,需要探索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从而激发师生活力、彰显学校生活新样态。


首先,要变革学校内部组织机构,逐步从传统的“管理”部门转变为专业性促进发展部门,在承担相应职责的同时发挥育人功能。比如,成立课程中心加强对课程的整体规划,教学中心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监测,学生中心统筹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和活动管理等,教师中心统筹教师的弹性上下班、课程安排和管理等,资源中心对课内课程和课后服务所需设施设备、场地等进行协同管理。


其次,学校运行要从“管理”走向“治理”。尊重各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地位,加大协商共治,发挥学校运行的育人功能。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增值服务,特别是在简化管理流程、保存实时数据、完善分类信息等方面,减少师生在管理过程中的耗时和低效重复,保证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专业工作和自主学习中。


(作者单位均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1年第24期

文章作者|杨德军 黄晓玲 范佳午 杨帆 朱传世

微信编辑|张璐瑶 宋佳欣

责任编辑|钱丽欣


推荐阅读


深入推进“双减”须达成三点共识 | “双减”进行时

“双减”能为一所村小带来什么?| “双减”进行时

“双减”之下,学校必须做出哪些改变?| “双减”进行时

落实“双减”,这样做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老师舒心 | “双减”进行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